时间:2025.08.19
新闻来源:
8月18日下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与城阳区物流行业协会共建“法官工作室”揭牌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活动在青岛物流分拨服务中心举行。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落实“一商会一法官”工作机制,为城阳区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现场还进行了城阳区物流行业协会加入城阳区工商联团体会员仪式、安全生产讲解及普法讲座等系列活动。
(城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工商联主席焉峰向城阳区物流行业协会颁发团体会员牌匾)
(城阳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政,城阳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松良共同为“法官工作室”揭牌)
城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工商联主席焉峰,城阳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政,城阳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松良,城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红俊等领导出席活动。青岛市湖南商会、青岛市青年企业家商会、相关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媒体代表及物流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代表共同参与。
(城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红俊与城阳区物流行业协会签订《关于促进物流行业特种设备安全的合作协议》)
司法力量下沉 打造行业“法治前哨站”
活动现场,城阳区工商联向城阳区物流行业协会颁发团体会员牌匾。双方将在党建、维权、政企互动、服务城阳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助力全区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城阳区人民法院院长肖政与城阳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吕松良共同为“法官工作室”揭牌。
根据城阳区法院与城阳区物流行业协会联合签署的《关于法治赋能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五项常态化合作机制,该法官工作室作为常设于城阳区物流行业的司法服务点,将为物流协会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培训、风险预警、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等“零距离”“一站式”司法服务,重点解决物流行业常见的合同纠纷、劳动用工、运输责任等法律问题。
(颁发特邀调解员聘书)
多部门协同 构建护航物流业发展“共同体”
活动现场,城阳区物流行业协会与多个政府部门及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建起护航物流行业发展的“共同体”。城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区物流行业协会签订了《关于促进物流行业特种设备安全的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叉车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展开深度合作,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城阳区物流行业协会会长文晓宣布协会官方微信小程序平台正式上线启用,为协会企业更快实现资源共享与资讯互通架起沟通桥梁。
青岛市湖南商会、青岛市青年企业家商会与城阳区物流行业协会签订了党建联建共建协议,旨在通过党建引领,加强商协会间交流合作,共享资源,激发行业发展新活力。为了强化专业支撑,城阳区物流行业协会现场为法律顾问、财税顾问、宣传顾问颁发聘书,后期将为会员企业在合规经营、财税筹划、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精准服务现场答疑 提升物流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揭牌仪式后,活动进入赋能环节。城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监科科长丁晓华就特种设备(叉车)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进行了专题讲解,为物流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专业指导。城阳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一级法官范杰茜则带来了首场普法讲座,围绕《民营经济促进法》框架及物流行业常见合同纠纷的法律风险防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并与参会企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答疑,现场反响热烈。
(特种设备(叉车)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专题讲解)
(《民营经济促进法》框架解读暨物流行业常见合同纠纷法律风险防控)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变“坐等办案”为“主动送法”,化“事后裁判”为“源头治理”,此次“法官工作室”的建立和多部门协同合作,既是法院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主动融入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也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行动,通过构建多元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优化司法要素供给,创新司法服务方式,为物流企业安心经营、专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全方位的服务支撑。